当前位置:首页 > 速珂电动 > 正文

著名的抗日将军关玉衡是哪里人「67岁男子当街持刀砍人」

  • 速珂电动
  • 2024-07-11 10:52:41
  • 282
  • 其他内容没有找到TXT文件。
摘要: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67岁男子杀人抛尸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67岁男子杀人抛尸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著名...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67岁男子杀人抛尸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67岁男子杀人抛尸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著名的抗日将军关玉衡是哪里人

承蒙邀请,著名的抗日将军关玉恒是原吉林宁安县人,他是第一次处死日本帝国主义间谍的官员,制造了著名的中村事件。也是东北军将领张学良的同学和东北军统帅张作霖亲赐的福将。

1931年6月26日,发生在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察尔森的“中村事件”,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的一桩重大事件。事件发生后的第84天,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略东北的战争。导致东三省13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1300多万东北人民沦于日本殖民统治下。

著名的抗日将军关玉衡是哪里人「67岁男子当街持刀砍人」 速珂电动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日本帝国参谋省情报科陆军大尉中村震太郎等4人是在1931年6月25日,被驻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后旗四方台子(清末民初称佘公府,今科尔沁右翼前旗察尔森镇宝河屯)东北军兴安屯垦军第三团一营官兵捕获的。

当时,国际法规定,凡外国军事间谍侵入***国家刺探军事情报者,可以处死。对中村震太郎等4名日军军事间谍是如何处置的呢?国内史学界有两种说法。

一是枪决。当事人是东北军兴安屯垦军第三团上校团长关玉衡,是处决中村震太郎等4名军事间谍的决策者。

他在生前遗作《中村事件始末》(载全国政协“文史资料”七十六号)中记述道:6月25日晚,在华灯初上时,各官佐齐集于团部大军帐内由我提出破获日本帝国参谋省情报科陆军大尉中村震太郎间谍一案应如何处理,并说明,从己缴获的文件和军用地图等证物、证件加以综合分析,肯定他是日军军事间谍,大家对这个案情有什么见解?请各位发表意见。

首先发表意见的第一营营长陆鸿勋和副团长董平舆,二人均认为秘密处***为对,因为本区已向驻沈阳各国领事照会不保护外国人来垦区游历在案;有的说弱国无外交,一经暴露,一定是会被日本政府要回去,更会再派间谍来破坏;也有的说放他走出去,在路上杀掉:更有的说在剿匪职权上也应该行使紧急处置权。在征得到会官佐意见后,我提出的主张是明正其罪行,公开处置。但他们说这是徒找麻烦。于是我再提出第二步办法讯取他的口供。在官佐会议结束之后,即使再进行审讯。在审讯时,中村不仅蛮横如故,更加变本加厉地耍野蛮,与官兵格斗起来,激起士兵怒火。在此情况下,我迫不得已大声喊:“捆倒了打”。不料中村大尉竟拿出日本法西斯武士道的本领与官兵格斗起来。

此时,我遂抽出战刀要手刃强寇。日本人最怕杀头,中村见我抽出战刀,他的气焰方始少煞。经审讯后,在令其在笔录上画押时,他又借机厮打,致惹起官兵的愤怒。官兵拳打脚踢并用枪把子打在中衬的头上,将其打晕倒卧在地。陆鸿勋营长说,像这样只有采取秘密处死的办法了。

于是我下令说:“第三连连长宁文龙、第四连连长王秉义,把中村大尉等4名间谍犯,一并枪决。”为严守保密计划,派团部中尉副官赵衡为监斩官,押赴后山僻静处执行,连同行李、马匹,除重要文件呈报外,一律焚毁灭迹。此时,已是26号早晨。

这种说法一直 延续80多年。1991年11月由国家方志书出版社出版的《科尔沁右翼前旗志》·军事篇记述的“中村事件”中照录了关玉衡的这种说法。

二是砍头。1984年3月,我被任命为科尔沁右翼前旗党史地方志局局长,搞清关玉衡和“中村事件”始末即成为我肩上不可推卸的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于是,我先后赴东北辽、吉、黑三省档案馆、图书馆和各省政协文史委搜集可信的历史资料,历时30载。2014年10月,我到长春市上海路30号吉林省政协文史委拜访文史委主任姜东平。姜主任很注重“中村事件”的有关史料,当提到处置中村震太郎的方式时,他摆手说:“不是枪决,是砍头!”

“有史料作佐证吗?”我追问道。

“有”他十分肯定地说,并立即从资料柜拿出了《沈阳文史资料》第七辑,其中载有1981年12月由赵汇娟整理并经本人审定的《中村事件亲历记》,我阅后心中甚为惊喜。金东复是兴安屯垦军第三团二营骑兵中队长。他在文章中记述道:

6月25日晚8时,我和另外两位中队长负责现场及外围警戒。营长陆鸿勋等四五个军官负责捆绑押送扣压中的间谍,执行的刀斧手是连长宁文龙,其余官佐负责现场处理。

刑场设在团部会议厅。大厅有100余平方米,地面用石灰和炉渣混合铺成。

第一个押入大厅的是中村震太郎。大厅内非常沉寂,笼罩着十分威严的气氛,官佐们个个凛然正气,怒目而视。关玉衡团长命令解除中村震太郎眼睛上的蒙带和嘴里的堵塞物,中村震太郎便迫不及待地狂呼:“放了我,我要上告中国政府,关东军饶不了你们!”

此刻,见中村震太郎如此骄横,关玉衡怒不可遏猛然大喝道:“***,今天我就要你的脑袋,叫你去上告!宁连长,行刑!”

中村震太郎立而不跪,狂呼乱叫。几个军官用强力让他跪下。宁连长从旁边走出,手操军刀,走到中村身后。只见刀光一闪,中村就倒在地上。由于宁连长紧张,中村没被立即砍死,还在地上挣扎。此刻,关团长一个箭步上前,从宁连长手中夺过军刀,只听咔嚓一声,将中村的头颅砍下。这时,负责清理现场的官兵上来,先将尸体抬到大厅旁的一间空房里,然后用破布将地面的血迹拖擦,继而关团长又命令;“带下一个!”就这样,将中村震太郎随从的三个间谍井杉延太郎、白俄米罗阔夫、向导刘文茂相继被一一砍杀。

对尸体的处置,决定将尸体分解掩埋于荒山。

夜半时分,10余名连级军官,每人背了一条装有被砍头间谍尸块的麻袋,手持一把军用小铁锹,一盏马灯,在关团长的亲自率领下,向驻地东南方向的山岭出发。夜漆黑,没有月光,摸黑走入灌木丛后,大家便分散开,用马灯照着找寻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将碎尸块深埋起来。

与此同时,兵分两路,谷副团长带人,到距营区七八里远的山洼里,将中村等的4匹马砍死,连同其随身的衣物焚烧后掩埋起来。

上述史实证明,关玉衡上校是中国军队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的第一人。于是,笔者将这一鲜为人知的情节在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的专著《“中村事件”揭秘》一书中如实详加记述。

还原“中村事件”中这一历史真实情景,是对东北军中这位抗日英雄——关玉衡的缅怀和崇敬。

1965年,爱国将领、抗日英雄关玉衡逝世,时年67岁。

1898年,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百日维新”和“戊戌政变”相继发生,这一年关玉衡出生在东北宁安。熟悉宁安的人并不多,但看过清宫剧的朋友一定对“宁古塔”这个名字印象深刻。没错,宁安就是古之“宁古塔”。

(关玉衡)

宁古塔当然不是一座塔,而是一个地名。在满语中,“宁古”为“六个人”,“塔”为“居住、坐”之意,“宁古塔”即“六个人居住之地”,亦可译为“六居址”。按照历史学和神话学的解释,说明此地曾经居住着六个大小不同的部落,宁古塔也是满族的祖居之地之一。

满清入关后,宁古塔成为清朝东北的边疆重镇。由于地处东北苦寒之地,也成为流人之所,与《水浒传》中多次提到的沙门岛一样令人毛骨悚然。

关玉衡少便怀有报国之志,1920年进入东北陆军讲武堂学习军事。1907 年由清末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创办的东三省陆军讲武堂,与云南讲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并为当时中国四大军校。究其创建历史,比大名鼎鼎的黄埔军校更为悠久。

出身贫寒,没入绿林后被清廷招安的张作霖,一步步发展成为“东北王”。身为奉系军阀首领的张作霖,十分注重发展东北讲武堂。关玉衡身经数十战而从未负伤,被张作霖称为“福将”,又与张学良有校友之谊,故颇受张氏父子的赏识。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侵我东北之心昭然若揭。为了收集东北各地的地形地势、风土人情及驻军等情况。1931年6月,日本参谋部派遣大尉中村震太郎等一行四人前往东北进行军事间谍活动,返程途中于6月25日被兴安屯垦区第3团所拘获。中村小子倚杖日本关东军在东北的势力,十分嚣张,只是他没想到这次碰上的也不是一般人,而是时任兴安屯垦区公署军需处长兼第三团团长的敢杀日本人的关玉衡。经过两次审讯,军事间谍的身份证据确凿,6月27日凌晨,关玉衡下令将以中村为首的四人秘密处决,这就是有名的“中村事件”。

(日本侵华资料照)

三个月后,“九一八事变”爆发,“中村事件”居然也成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之一。迫于日方压力,关玉衡处境十分危险,不得已逃往北平。日本占领东北后,关玉衡先后在内蒙、东北等地组织武装,开展抗日斗争。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关玉衡部被***军缴械。

东北军入关后,蒋介石调张学良赴西安剿匪,关玉衡等散落各地的东北军老部下纷纷赶赴西安,关被任命为横山县长。关玉衡发展地方武装积极准备抗日,保护中共地下组织,与中共保持密切联系,并时常给八路军吕正操部送枪支军械及马匹等物资。

关玉衡身为关东男儿,满腔报国热血,其副官为中共秘密党员,加之他又与吕正操有诸多关系。二人既是东北老乡又是东北军老相识,同时也是东北讲武堂校友,自然志同道合。1955年,关玉衡的这位老相识吕正操成为开国上将,长期在军队服役,曾任铁道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2009年,享年105岁的吕正操逝世,这也是我国最后一位离世的开国上将。

(关玉衡与儿子关松军)

由于与八路军及中共的诸多关系,关玉衡被免职。

1939年,***顽固派发动第一次******,关玉衡被秘密接到八路军359旅驻地,与时在359旅警备团任职的长子关松军团聚。父子相见,感慨良多。后关玉衡回到国统区,辗转北平、上海、新疆等地。***不曾安排职务,只得以临时工作谋生。

1949年4月23日,百万雄师过大江,***占领南京,国民政府垮台,关玉衡回到了阔别十七年的东北老家。自清末至建国初,中国的行政区划经过无数次调整,十分复杂,关玉衡的老家宁安也是如此。

1929年,国民政府撤道设省,宁安先属吉林省。东北沦陷后,宁安又相继属滨江省及牡丹江省管辖。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宁安属绥宁省,后又属牡丹江省、松江省管辖。1954年,松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宁安从此属黑龙江省管辖至今。关玉衡到底是哪里人?东北人、中国人总之是没错的。

解放后,关玉衡当选为黑龙江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接见。毛主席称赞其为“少有的爱国民主人士”,对于一心报国的关玉衡而言,这种评价是十分中肯的。

到此,大家对67岁男子杀人抛尸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67岁男子杀人抛尸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